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要想登上高峰,看到无限风光,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不断往上攀登,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之际,第一财经集合全媒体采编力量,将通过电视、广播、日报、周刊、网站、客户端等各种传播平台,聚焦新常态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治理、创新驱动、服务人民等方面的新探索、新气象、新经验,传递智慧,凝聚共识,奋力争先,协力前行。
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3日开幕。过去一年,中央和政府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之间进行着高难度的平衡,并且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贯穿整年,即将亮相的最新版政府工作报告将如何制定新一年的GDP增长目标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个界别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适当下调GDP目标已经成为共识,7%左右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数据。专家们表示,中国当前面临的矛盾和目标更复杂和多样,不能再被单一的GDP指标束缚住发展和改革的手脚,而是要争取快速实现量优质更优的转型。
但也有专家强调,不唯GDP不是不要GDP。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依旧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也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主要矛盾。“在为GDP降温的同时,尤其要防止发展转型中的懒政和不作为现象。”一名官方研究学者表示,狠抓政务作风或许也将成为今年政府工作部署的重点。
发展依旧是硬道理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央和地方都主动适应规律变化,纷纷表态要淡化GDP理念。在刚刚全部结束的全国地方两会上,31个省区市中,只有西藏的目标与去年基本持平,北京等29个省份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上海则干脆取消了GDP目标,只提出了“经济平稳增长”。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一判断是建立在过去一年的实践和数据之上的。
2014年,我国GDP增长7.4%,创下24年以来最低增速。虽然这一增速高于市场普遍预期,但下行隐忧仍然是国内国际最为关心的中国经济问题。就地方来看,各地去年GDP增速普遍放缓,只有西藏完成年初预期目标。
地方官方人士和各领域学者接受本报采访时均表示,淡化GDP是主动承认和适应新常态的表现,不仅有利于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腾出空间,也有利于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央和政府的纲领性文件来看,淡化GDP并非等同于完全不顾发展。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置于2015年经济工作五项主要任务的首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不久前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要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国家,实践证明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篇所述官方学者表示,政府并不是放弃经济发展,在尊重规律和平衡好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下,政府的主要工作仍然是争取更多更好的发展。
寻求量增质优的GDP
在弱化GDP数据的同时,追求高质高效的GDP质量正在成为施政热点。正如李克强曾指出,不片面地追求高速度,紧绷的经济速度会得以舒缓,更可以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不会因为有所放缓而失速,反而会跑得更稳健、有力,带来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又如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我们自己的事办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在过去一年,GDP的“含金量”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逐步发生着变化。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6%,继续提升,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3个百分点。
从具体产业来看,截至2014年11月,石油加工、化工、建材、钢铁和电力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回落。但是制造业内部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低能耗的产业部门却在继续快速增长,大部分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接近10%,不少还超过10%。
“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转型升级效果明显,新的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低能耗的制造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主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对本报表示,新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总体带动力会比原来的重化工业带动力小,但这种主导产业更替带来的增速下降,是规律,是转型升级要追求的目标。
前述官方学者也认为,未来的GDP将是绿色的GDP,高耗能和粗放式的投入将逐步得到矫正,创新和创造将成为主要经济动力。
双引擎保障双中高
在内外经济的挑战和压力下,中国将依靠什么实现稳步增长的GDP?在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阐述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支持“双中高”,他提出了培育打造创业创新的新引擎和改造升级传统引擎“双引擎”。
在具体阐述“双引擎”时,他提到,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外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改造升级传统引擎。
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作为“新引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火种正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多名专家预计,政府职能转变和构建开放平等的市场环境将依旧是今年的重点,并预计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占大篇幅内容。
与此同时,传统引擎也在发挥着兜底经济的稳健作用。据本报记者梳理,国家发改委去年底依旧批复了数万亿元的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经济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引擎的改造重点,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未来的主要方向。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仍是短板。数据显示,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10个百分点,而城镇化则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
针对今年的改造重点,李克强表示已经确定一些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中西部铁路、水利工程、各类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等。
民生证券的最新研报提出,维持2015年GDP7%的增速也需要近13万亿的基建投资,而预算内的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和预算外的融资平台等渠道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资金需求,该研报估算2015年基建投资缺口大约为4.5万亿。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