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深夜,现身中国嘉德春拍大观夜场的曾巩《局事帖》再传消息,以1.8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为人民币2.07亿元。再次创造个人书法作品拍卖纪录,一举夺得此次夜场拍卖的头筹,为提振市场信心贡献良多。网上对此纷纷叫好,并戏称《局事帖》是史上最贵的纸片。
这件《局事帖》确实是够贵的,大小不到1平尺,全文内容为:“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全文124字,有人做过统计,平均每字值167万元,有人形容一个字可以买两辆宝马了。
回顾历史,曾巩《局事帖》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首次进行拍卖,以人民币450多万元成交,由此名闻天下。2009年11月22日,《局事帖》再次现身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根据官方公开的拍卖数据,以高达1.0864亿元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书法作品的拍卖纪录。此次时隔不到七年,《局事帖》重出江湖,再度重新拍卖,增值将近一个亿。
欣喜之余,如果我们纯粹冷静地从市场投资的角度看,其实这件《局事帖》的利润收益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厚。这里不妨替卖家算一笔经济账。首先,即使假设拍卖公司此次对卖家异常慷慨大方,给予相当优惠,不收取卖家一分钱佣金。那么,落槌价1.8亿减去当年购入成本1.0864亿元,毛利为0.7136亿元。但这个钱还不能全部进入您的口袋,还得缴税。税率大约是成交价的3%,即540万元,故实得为6596万元。平摊下来,其七年投资期的年化收益率不到10%,仅为6.07%。略高于银行4.2%上下的理财产品年收益。其实,任何投资都要考虑资本收益和回报,要是我们再扣除通货膨胀率,那收益率更是可怜。如果卖家还要支付拍卖公司佣金,那就所得更少,简直可以说没有赚到钱。或许还比不上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其他投资组合。如果擅长资本运作的投资家们再要和你算什么复合利率,或者高风险项目投资回报率等等名堂,那情况可能更糟糕。所以,你会拿一个亿这样玩吗?
记得多年前,笔者曾撰文就这件曾巩《局事帖》讨论过宋代用纸的“反故”问题(“曾巩与‘反故’”,载《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1年12月26日)。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古代公文按例多数由官署“书办”代劳,少有亲笔。尤其碰到宋代的书札,特别是官样文书宽大行距的,更要加倍小心,很难遽然断定是否亲笔,尤其是在没有旁证的情况下。所谓“书办”,就是专业抄写文书公函的书记员,与后来的专业打字员类似。其正式名称在宋代笔记里叫“掌笺奏书史”(见《春渚纪闻》卷六)。
古代纸张珍贵,宋人为了有效利用旧纸,通常不但将旧纸回收利用,抄造“还魂纸”,而且还直接在字纸背面写字或印刷,名曰“反故”。明人张萱《疑耀》中就记载:“每见宋板书,多以官府文牒翻其背,印以行。如《治平类编》一部四十卷,皆元符二年(1099)及崇宁五年(1106)公私文牍启之故纸也。其纸极坚厚,背面光滑如一,故可两用。”就是说当时印书的不少纸张系利用官府公文书信的旧纸反面来印刷的。所以我们看到这封《局事帖》的背面是一部南宋《三国志》的书页,刻工经专家辨认为“王宗”,是南宋初有名的刻手。多年前,上海博物馆曾买到王南屏收藏的一部宋版书,书页的反面同样保存了大量宋代文书,拆开来以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宋人佚简》为名出了一部书。这些都是“反故”的实例。
史料记载,曾巩的墨迹稀如星凤,至少在南宋时期就难得一觏。就连他的推崇者,晚他半个多世纪出生的著名学者朱熹(1130 - 1200),据说在五十年间才得以一见真迹。因此不妨乐观推测,这件《局事帖》当时是被人当做普通的公文书信一般处理,拿去印刷书籍了。一直到明代才被好事者发现,并由何良俊、项子京等人递藏,从此才焕发灵光奇气,流传有序,并在今天创造天价。
话得说回来,天价艺术品的财富效应其实不仅仅体现在资本回报上,而更多的是一种富豪“地位财”的显示。如果纯粹从投资效果来看,即使不考虑通胀等因素,这件作品货主如果明年要卖出,即使他一分钱也不挣,新买家必须掏2.454亿元才能实现,多花近4千万元。如果货主同样选择七八年后再行沽出,那么我大概估算一下必须拍到5个亿才算保本。
嘉德此次“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共有46件质量上乘的作品面世,最终成交率67%,意味着有三分之一流标,其中不乏重要标的。全场总成交6.67亿元,一件《局事帖》即贡献了31%的份额,而且它和《宋克临急就章》墨迹以及《唐贤写经遗墨并近代诸家诗画》三件拍品就贡献了全场一半以上的成交总额,这些数据似乎说明拍卖市场的“贫富分化”日趋明显,“寡头”拍品炙手可热。总之,其中一些现象值得大家思考。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拍卖网 |